组织成熟度模型及其评价
1.组织成熟度模型分析
组织成熟度模型的要素包括改进的内容和改进的步骤,使用该模型的组织需要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状态,还必须知道实现改进的路线图。组织成熟度模型有组织能力和相应的结果、提升能力的途径、评估能力的方法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
当今关于组织成熟度模型的研究并不多,有学者将组织的成熟度模型(如图2所示)分为五个梯级:危机型、谋生型、压力型、开拓型和事业型。该模型能够系统地描述组织的成熟度,但是在梯级上需要改进。
第一级:危机型。危机型是组织成熟度模型中的最低一级,处于该级别的企业的日常工作缺乏良好的组织。
第二级:谋生型。处于该级别企业的成员的工作基本是按照惯例以及简单地依照老板的命令来进行,员工在工作中缺乏感情的投人、缺少责任感,并且对白己所做的事情以及为什么这样做不真正理解。
第三级:压力型。组织能力达到该级别的企业,对环境有了很好的感知能力,能够基于市场和竞争压力对其战略不断反思,并使员工的工作方式随之变化,但这种变革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而不是“提前反应”。
第四级:开拓型。该类型的组织几乎没有生存压力,已经基本摆脱市场竞争中的被动地位,能够主动地开拓创新。
第五级:事业型。该级别是组织能力的最高级别,达到这一级别的企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企业文化,组织成员在工作中富有激情,整个企业的员工把组织的共同目标当成毕生的事业和追求。这种对成熟度的划分更多地考虑了组织自身的因素,认为组织像一个生命体一样,要想获得生存和成长,就应当努力适应环境并不断地完善组织本身。
2.组织成熟度评价
(1)组织成熟度评价原则。
为了对组织做好系统的评价,有些基本原则是必须遵守的。这些原则包括:
①要保证评价的客观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因此评价的质量影响着决策的质量。为此应注意:评价资料要全面和可靠,防止评价工作出现倾向性,评价人员的组成要有代表性,以充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②要保证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对组织的评价结果应当具有可比性,从而能够明确组织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以及一个组织是否比另外一个组织具有更高的成熟度。
③正确、合理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类的单项指标组成的整体,应该反映组织的各项目标要求,同时还要避免指标的重复使用。
④评价指标必须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的要求相一致。组织只要存在,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等环境的影响,因而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制定评价体系的时候,不能出现与宏观政策相违背的指标。
(2)组织成熟度评价步骤。
系统的评价步骤是进行有效评价的保证。组织成熟度的评价一般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①对组织的目标、战略进行简要的说明,使评价者易于了解。’评价是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因此必须让所有的评价者了解组织的目标和战略,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②确定由分项和大类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或评价指标系统图。
③确定各大类及单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从整体上进行调整。评价要涉及到很多评价指标,最终要得到一个整体评价结果,就要对各单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处理,这个处理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权求和。本文拟采用最小面积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处理,但也要赋权。
④进行单项评价,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实现程度。
⑤进行单项评价指标的综合,得出大类评价指标的价值。
⑥进行系统的综合评价,确定组织的成熟度。
(3)组织成熟度评价指标。
组织评价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价指标组成的整体,它反映出组织的目标要求。从系统的角度讲,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政策性指标、技术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社会性指标、资源性指标、时间性指标。对于处于不同行业的不同组织,评价体系是不同的,从事组织成熟度方面工作的企业应当不断地变换评价体系以适应组织发展的需要,评价体系可以由组织内部的代表与外部专家一起制定。
在实证研究中,采用的评价体系由9个评价指标组成:组织主导产品的市场地位、客户参与组织决策的比例、组织对风险的态度、组织的沟通能力、组织对员工的培训、组织资源的优化程度、组织中知识的共享程度、组织对知识的管理、组织人员的稳定。评价尺度是衡量单项指标的标准,确定合理的评价尺度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