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在培训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0-08-04
来源:职教职培
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开展培训的专业团队、培训师资、管理流程以及质量保障体系,培训管理的效率、质量普遍较低。将项目管理引入到培训管理中,将培训管理过程中繁杂事务以项目管理的形式实现更加高效的运作,将可以提升职业培训的效率和质量。
一、项目管理的内涵
关于项目管理的内涵,学术界和实务界的表述有所差别,但当前针对项目管理内涵最为权威的表述当属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的界定,该协会在《PMBOK(第五版)》中规定:“项目管理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与此同时,《PMBOK(第五版)》中还规定,项目管理包括整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干系人管理十大知识领域和启动过程、规划过程、执行过程、控制过程、收尾过程五个过程组。具体来看,项目管理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项目管理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性,即必须是项目或被当作项目处理的活动;二是项目管理依赖的是系统理论,这也就意味着在项目管理的所有环节,都贯穿着系统工程的思想;三是项目管理采用基于团队管理的项目经理负责制的组织形式,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四是项目管理的过程是动态变化的,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项目管理的方式有所不同。
职业院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项目管理认识比较模糊,容易将日常的职能管理与项目管理混为一谈,甚至在项目管理的名义之下进行一些零散的、经验化的操作管理。因此,在培训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首先要厘清项目管理的内涵。
二、项目管理在培训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管理在培训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培训管理效率、质量低下现象,科学高效的培训项目管理势在必行,其意义在于:
一是有利于克服职能管理的弊端,简化管理层次,提升管理的效率。二是可以通过项目管理实现培训管理的集成化、具体化、程序化,将好的方法和经验转变为组织资产,提高系统管理水平。三是通过项目管理打破组织边界,利用管理的模块化和标准化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控制项目成本。四是通过推行规范、统一的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可以有效解决培训过程中存在质量通病和管理死角的问题,为实施高质量的培训提供保障。五是通过对培训管理各种因素进行提前规划,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预防,可以减少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避免重大风险。六是通过项目管理建立科学的团队管理、团队考核机制,实现分工协作,调动团队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
(二)项目管理在培训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其一,培训项目具有临时性、独特性、逐步完善性、目标性等与项目一致的特征,对培训项目开展培训管理,符合项目管理的特征,适用于应用项目管理。培训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国际准化组织于1999年12月颁布了《IS010015:质量管理——培训指南》,明确了培训的全过程监视与持续改进及培训效果的评价,形成了系统的培训管理体系和标准。
其二,高职院校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日常职能管理存在的弊端和瓶颈也有一定的认识,为培训管理中应用项目管理奠定了基础。一是职业院校对管理理论都有一定的研究,对项目管理并不陌生,也容易接受;二是在过往开展各类培训项目过程中,加强了磨合,深化了跨部门、跨团队协同办班的思想;三是在实施培训项目过程中,参与人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的队伍。这些都为项目管理在培训管理中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三、项目管理在培训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一)项目管理在培训管理启动过程应用
培训项目的启动过程主要包括获得项目批准和识别项目干系人。获得项目批准包括签订项目合同和发布项目章程。根据培训项目的不同,需要与委托方签订不同类别的培训服务合同,对培训项目内容、双方职责、培训交付标准、培训费用等进行明确。基于培训服务合同,进一步制定培训项目章程,包括培训项目背景、培训目标、项目里程碑计划和评价标准,同时由项目发起人确定和授权项目经理正式启动项目。
项目干系人又称为项目相关利益者,是指积极参与项目、或其利益
免责声明:
1、PMO评论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