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O如何管理工时
时间:2020-05-08
来源:PMO与过程优化 凭川
当我们说,要记录工时,要预估工时,要报工,我们报的到底是什么?
工时,字面意思:工作的时间,即某项工作所花费的时间(计划花费的时间。)
这里面有个隐含前提:
实际工时/计划工时 =任务进度。
如果单独填写任务进度,则 实际工时/计划工时 的结果 与任务进度之间就能说明:你是提前啦,还是正常,还是落后了。
那么,当我们报工的时候,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任务的进度和计划比较怎么样了,以及工作效率。
举例:一条任务计划40小时,三天的实际工时填报了30小时。
计划进度为:24/40=0.6,而实际为30/40=0.75,说明成本比预期花费的多。
但是,此时增加一个维度:任务进度为0.9,那么,这个时候,成本则是低于预算的,进度也是提前的。
而工作效率则是:0.6/0.75;填写任务进度后,则为:0.9/0.75;结论很不一样哦。
用挣值来说,则是,EV=36小时,实际成本为:30小时;计划进度为24,实际进度为36;
则:
进度偏差为:36-24=8
成本偏差为:36-30=6
费用执行指标为:36/30>1,低于预算;
进度绩效指标为:36/24>1,表示进度超前。
所以,当我们谈论工时的时候,不说明任务进度基本等于没有说。
免责声明:
1、PMO评论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