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文库 > 正文

从运营到产品到PMO,我是如何实现职能转型的?

时间:2020-05-07   来源:爱运营 Talen
超出你的思考范围,你可以自如的与人探讨产品设计领域的话题,快速形成理解与洞察。
系统化后的解决方案设计,或者“用户成功”方法,不仅帮助你成功,还能帮你认知别人的流程,你将可能用你的系统化知识成为顾问,辅导他人。
系统化并不容易,系统化后的经验可以有的放矢的存储,提取,传授,与人交流,解释现象,甚至给人“洗脑”(开个玩笑),这时的你,在这个领域至少也是个初出茅庐的专家(前提是你的系统化足够深邃)。
关键动作四:“指导”(System → Action)
没有指导意义的理论,都是空理论。
很容易理解的部分,实践沉淀理论,理论指导实践,闭环循环,日益改进。不在赘述。
确保“识别”、“萃取”、“系统化”和“指导”四个关键动作的有效发生,可以促进我们一步一步实现知识体系化的升级。而接下来我们重点介绍这四步里最“难”的一步,关于领域知识的系统化。
二、我用的职能领域知识系统化5T模型V1.0
文章标题我提到了三次职能转变,上一章我介绍了领域知识的四个阶段。铺了这么长的垫,四阶段和三次转变有什么关系呢?
反观我的三次转型,我认为我能顺利切入新职能的关键就在于以“系统化”领域知识为目标,不断磨练,思考,积累经验,并不断对经验进行系统化尝试,同时积极用“系统化”知识指导工作,刻意地练习。目标管理领域提到,如果希望目标具有牵引力,目标就需要足够的具体,那么将领域知识“系统化”这个目标,具体形式是什么呢?
结合我自己在三次职能切换时所沉淀的框架,外加对三个职能体系阅历和经历的总结,我导出了以下领域知识系统化的一个5T模型。它也既是我对自己三次职能转换“经验”,的“系统化”。
5T模型:5T模型是一个对职能领域知识进行系统化管理的模型,它将一个职能(如产品经理、运营经理、项目经理等)的领域知识划分为5个组成部分,分别是:主题框架、理论知识、思维、技能和工具。
1. 5T组成部分的概念及示例
主题框架:是一个与职能匹配、逻辑清晰、完整的理论知识索引。
主题框架是这个职能体系的高阶方法论,无论在指引自己工作亦或者对外交流时用于拉齐认知的核心框架。
示例1-对产品经理可能采用“用户体验要素: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示例2-对运营经理可能采用“海盗模型:AARRR”
示例3-对商业分析师可能采用“商业模式画布:9要素”
理论知识:是一系列与职能匹配的理论知识点,它们被分类承载在主题框架之下。
理论知识是所能收集到的出色完成职能工作的基础至高阶的所有所需理论知识的集合。
示例1-对所有职能的高阶工作岗位来说:战略管理、目标管理、组织行为学等都是所需理论知识。
示例2-对产品经理来说:设计心理学、用户行为学等书所需的理论知识。
思维:是前人、业内或自己总结的指导工作的思维。
思维往往是业内、企业内或个人最佳实践的凝练,思维的行程和积累帮助缩小决策范围,加快思路行程,通过思维的传播和拉齐也能减少不必要的讨论,提升决策。
示例-行业思维如:MVP、数据驱动;企业思维如:破局思维;个人思维如:结果导向。
技能:是完成职能工作或出色完成职能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基础和高阶技能。技能与理论知识有时可能会有重合的地方,区分它们的关键在于熟练度是否能显而易见影响工作质量,技能往往更为明显。
示例-PS之于设计,Axure之于产品,数据分析之于运营,引导术之于项目经理。
工具:是前人、业内或自己总结的提升工作效率、可复用可传播的模板、流程、使用指南。
示例-项目管理的会议设计模板、产品管理的设计自检规范。
2. 我是如何在知识上完成职能转变的?
上图5个组成的排布顺序其实蕴含了一些小心思,把我在实际职能切换中对这五个组成部分的重点积累顺序体现其中。在切入新职能过程中,我一般:
先学习理论知识保证自己能看懂、听懂;
然后学习技能保证快速产出价值;
接着学习和积累工具确保产出效率和质量;
最后是积累思维和建立框架,让自己有见解,会决策,具备通盘考虑和创新的基础能力。
在没有动手实操即将转变至的实际工作前,阅读是最重要的提升手段,阅读的来源包括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PMO评论发布的所有资讯与文章是出于为业界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浏览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发布媒体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我们将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敬请谅解!

延伸阅读:

本站推荐

  • 独家PMO、项目经理和敏捷教练学习材料,欢迎阅读!

    第十二届中国PMO大会会刊资料,主题 :拥抱变革 展现PMO力量;第十一届PMO大会(线上会议)会刊资料,主题:解码战略 赋能项目 PMO笃行致远;第十届P...

  • 第十二届中国PMO大会在京成功召开

    由PMO评论主办,以“拥抱变革 展现PMO力量”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PMO大会在京成功召开。全国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俞彪秘书长、《项目管理技术》杂志...

  • 2022第十一届PMO大会(线上会议)成功召开

    PMO大会是PMO评论主办的全国PMO专业人士年度盛会,是业内了解PMO前沿理论与资讯,分享PMO最佳实践经验,彰显PMO价值的高端会议交流平台。至今,PMO大会已...

  • 2022第三届中国项目经理大会成功召开

    由PMO评论主办,以“鏖战项目 使命必达”为主题的2022第三届中国项目经理大会于11月26-27日、12月3日以三天线上会议形式成功召开,大会特邀29位来自华为...

  • 2022首届中国敏捷大会成功召开

    12月17-18日,由PMO评论主办,以“拥抱变化 拥抱敏捷”为主题的2022首届中国敏捷大会以线上会议形式成功召开,大会特邀来自腾讯、京东、美的、海尔、OPP...

  • 2021第十届PMO大会线上会议成功举办

    由PMO评论主办,以“探索中奋进 领航PMO新时代”为主题的第十届PMO大会于2021年8月28-29日、9月4-5日以线上会议形式成功举办。来自华为、亚马逊、京东、...

  • 第二届中国项目经理线上会议成功召开

    11月27日,由PMO评论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项目经理线上会议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执项目牛耳 悟管理精髓”,来自腾讯、京东、阿里云、大族激光、用友...

  • 从联想的战略升级解剖PMO的价值︱PMO案例分享

    PMO: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项目管理办公室。一般企业的PMO有两种大的存在形态:1)公司的主营业务本身就是以项目开展的,公司需要成立PMO管理业...

more >>

活动圈

more >>

公开课

more >>

书刊柜

  • 《娓娓道来:高效项目管理100法》

    《娓娓道来:高效项目管理100法》

    本书从项目管理的十大知识领域出发,对每个知识领域所涉及的核心知识点进行剖析。无论是计划管理的“边界条件”、风险管理的...

  • 《PMO论文集(2016)》介绍

    《PMO论文集(2016)》介绍

    和人力资源部、行政办公室等职能部门相比,PMO(项目管理办公室)无疑是很年轻的,国外最早出现这一部门是在20世纪90年代,而...

  • 《成功的项目始于卓越的管理》

    《成功的项目始于卓越的管理》

    《成功的项目始于卓越的管理》重点介绍了很多浪潮在推动组织级项目管理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卓有成效的方法、工具、模板,如项目...

Copyright © 2023 PMO评论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7062359号-2 如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原发布媒体

本着互联网分享精神,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其他网站和媒体,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或修改处理

客服电话:010-89506650 89504891 非工作时间可联系:18701278071(微信) QQ在线:511524637

新闻与原创文章投稿:tougao#chinapmo.com 客服邮箱:info#cpmta.com(请将#换成@)

PMO评论网微信公众号

PMO评论网微信公众号

PMO评论网微信公众号

PMO大会微信公众号